美國豬鼻蛇
東部豬鼻蛇,Heterodon. platirhinos
南部豬鼻蛇,Heterodon. simus
西部豬鼻蛇。Heterodon. nasicus
在香港流行的豬鼻蛇種類並不多,而一般豬鼻蛇就泛指西部豬鼻蛇(Western Hognose Snake)。
而所謂的三色豬鼻蛇,就屬於南美豬鼻蛇屬,除了都有一個特別的豬鼻,根本就是不同屬。
南美洲豬鼻蛇
Lystrophis. semicinctus
Lystrophis histricus
Lystrophis matogrossensis
馬達加斯加豬鼻蛇
Leioheterodon madagascariensis
Leioheterodon geayi
Leioheteroden modestus
豬鼻蛇的特徵就和名字一樣,鼻子前端附近翹起,
而渾圓的大眼睛就代表了是日行性蛇。
表皮有粗糙的稜,後溝牙微毒。
公母成體差異很大,公最長約一呎半,母最長約二呎半。
壽命一般為15年或更多。
而且單憑肉眼就可以簡單分辨出公母。
整體來說,給人感覺肥肥短短。
而西部豬鼻蛇暫時就是最多變異,色彩花紋的品種。
基本資料:
。首先,豬鼻蛇屬於雜食,在原生地的野外環境;老鼠,青蛙,魚,蜥蝪都是主要的食物。
所以不用好奇為什麼網上有相片看到豬鼻蛇在進食其他食材。
但要養好豬鼻蛇,均衡的營養價值和避免寄生蟲等問題,最好的就喂食老鼠。
。原生的豬鼻蛇當受到威脅,會扁起頭部,發出嘶嘶聲,令人以為是有劇毒的蛇,
怎至會用頭部撞擊威脅,但實際上並沒有張口,裝模作樣。
當威脅仍然存在,牠就會反肚張口;扮死。為了使扮死更似樣,怎至會打開口,發出難聞的氣味。


。由鼻尖特別的構造,方便在野外挖掘泥土,尋找食物或棲息處。
飼養環境:
。原生的西部豬鼻蛇棲息在乾燥的草原,風沙區。
由於體形比較小,以母蛇來說成體最長約二呎半,
所以一個EXO TERRA BREEDING BOX (大)的飼養箱已經足夠。

。底材
沒一定,各有優異:
ZOOMED Repti Bark 樹皮

鋪約2cm高,但和其他爬蟲使用不同的是,平常並不需要噴濕。
保持乾燥,而樹皮的優點是完全塑造一個天然環境,可以使豬鼻蛇發掘洞穴增加安全感。
另外在脫皮的時候,可以直接噴濕一部份樹皮,增加濕度,而且樹皮的磨擦性較強,方便脫皮。
ZOOMED Aspen Snake Bedding 白楊木絲

乾淨,清爽。而且吸臭吸水力很好,當蛇排便後,便會結成一團,只需要直接取走就可以。
坊間有很多不同形容的木糠,木絲,木片..注意的是,盡量不要選擇鋒利,多粉末,或是加入任何香味。
而喂食也要注意誤食底材。
至於倉鼠用的木糠,成分是樺木,據說樺木對爬蟲的呼吸系統有害,這點請注意。
報紙
非常方便的底材,雖然個人並不建議,不過如果真的需要使用,請放置一段時間,讓化學品揮發後使用。
廚房紙
非常方便的底材,而且足夠飼養箱細小,飼養幼體至亞成的需要。
其他
紙粒,水苔,棷泥
以乾燥為標準,勤清潔,就問題不大。
。水源
乾淨就可以,而水盆應該足夠容得下蛇身,方便自行調節溫度,和增加箱內的濕度。
。喂食
總括來說:
幼體出生後約三至四天可以開始喂,每四至五天一只Pinky,
待脫皮八次,約半年後因蛇的大小衡量一星期喂一只Fuzzy,
約一年後,母蛇大小衡量可以一星期喂一只Rat Pinky或是更大。

。脫皮
蛇每天也不斷地成長,而脫皮就會將舊的蛇皮角質更換,
幼體脫皮次數比較頻密,而漸漸成體就會變得較慢。
和其他蛇一樣,蒙眼就是脫皮開始的徵兆,大概兩三天以後就會變回清澈,
之後約兩至三天就會完整脫落舊皮。
由於脫皮階段是蛇最脆弱的時候,所以原生的都會尋找一個隱藏的地點待蒙眼完成才活動。
這個時候就請不要打擾,注意水盆有沒有足夠的清水,盡量增加空氣濕度和磨擦的物件。
脫皮時盡量不要喂食,而且基本上都不會進食。


。溫度
香港這個地方都很合適室溫飼養豬鼻蛇,而冬天有時24度或更低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選用暖毯。
放置箱底三分一位置,而蛇就會自行判斷去那一個溫度區。
